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392万吨石油,相当于92.7万桶/日,超过沙特阿拉伯的305万吨。俄罗斯也随之取代沙特成为当月中国的最大石油供应国。
6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简称俄气石油)总经理久科夫表示,该公司今年将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向中国供应大约100万吨石油。他说,俄气石油在今年前5个月已经向中国供应了大约40万至50万吨石油。俄气石油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从事原油业务的子公司,其前身是阿布拉莫维奇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该公司去年向中国出口了74万吨石油。
这100万吨石油应该是目前中俄贸易中最大一笔本币结算交易——按照当时65美元/桶的油价计算,100万吨石油总价值超过28亿元人民币。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来说,以人民币方式来结算两国贸易确实大有裨益。中俄之间的石油天然气贸易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中俄央行之间也早就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而且俄罗斯政府也一直在推动石油天然气贸易放弃使用美元结算的办法。”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杨雷副教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杨雷表示,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国际石油贸易都是以美元来结算,这实际上对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很有作用。但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美欧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罗斯一直希望通过弃用美元来作为反对西方制裁的一种手段。因此可以说,这次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改用人民币结算应该是俄罗斯宏观布局的一个重要步骤。
“中俄之间的贸易比较集中在能源领域,如果在能源方面能够弃用美元的话,这就意味着未来在中俄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杨雷解释道。
在油气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的问题上,俄罗斯国内一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国际油价同美元绑定难以脱钩,在能源出口中采用本币结算反而增加了汇兑的成本;同时卢布在国际贸易中的流通量过低(低于1%),为了使国外公司用美元或者欧元购买卢布以用于采购交易,俄罗斯央行还会增发货币,导致通胀进一步加剧。另一种从金融安全和国际金融秩序的角度看,则认为必须减少对美元的使用量。非美元的本币结算账户能够避开美国的监控,提高其他货币的使用量,也将进一步削弱美国的金融霸权。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格拉济耶夫还认为,在能源出口中采用卢布结算,能够刺激俄罗斯经济增长。 |